
2021年3月12-13日,2021华东内分泌代谢病论坛在南昌瑞颐大酒店如期举办。会议上,南京市第一医院马建华教授重点解读了《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21年版)》。
该指南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教授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南京鼓楼医院分泌科主任朱大龙教授牵头,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富有胰岛素泵应用、管理和维护等经验的临床专家共同制定。具体内容如下:
2021版泵治疗指南是在前三版指南基础上的又一次飞跃2009年,全球第一部胰岛素泵治疗指南,由两大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共同制定。
至2010年,又在09版基础上进行修订,增加了胰岛素泵使用中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方法,大量引用国内文献,总结中国泵使用经验。
2014年,在10版基础上,对胰岛素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新的循证证据进行的更全面、更细化的更新。由三大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共同制定。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14)》临床意义
14版指南是全球第一部胰岛素泵治疗指南,即在09版指南和10版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泵技术更新和全球及我国胰岛素泵应用现状进行了更全面的更新。
基于更多国内外循证证据,14版胰岛素泵治疗对短期和长期适应证进行了更新;加入带有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功能的新型胰岛素泵的相关内容。
泵技术的进步+更规范的指南指导=更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我国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泵治疗,截止到2020年,胰岛素泵进入中国市场20年,有超过3000家医院开展了胰岛素泵治疗,个人长期用泵者已近6万。
在此背景下,指南更新解决了很多问题。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21年版)》突出了新型以及传统胰岛素泵治疗的操作技术,涵盖了与胰岛素泵治疗密切相关的问题,包括血糖监测、血糖控制质量评估、低血糖对策、胰岛素泵的院内院外管理和维护等。
明确了中国市场胰岛素泵的分类

福尼亚导管式经典胰岛素泵(CSll) 2003年上市,是国内上市较早、品类最多的经典胰岛素泵品牌。
2005年,全球首款全抛型无导管式泵,又称贴敷式胰岛素泵在美国上市。2017年国内首款半抛弃型贴敷式胰岛素泵上市。
新增章节/泵疗效的临床证据分类
新诊断T2DM患者短CSII强化治疗可以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部分患者能够获得较长时间的临床缓解。
围手术期高血糖患者CSII控制血糖可以显著降低术后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T1DM患者尤其是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T1DM、妊娠期糖尿病和血糖波动大的T2DM患者,长期CSII的疗效优于MDI
在胰岛素用量大、基线HbA1c高以及MDI治疗效果不佳的T2DM患者中,CSII比MDI降糖效果更优。
新增血糖控制质量评估新指标
TIR的定义:通常所说的TIR 为狭义的TIR,指的是24 h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通常为3.9~10.0 mmol/L,或为3.9~7.8 mmol/L)的时间(通常用min表示)或其所占的百分比。广义的TIR可以指葡萄糖处于不同范围内(低、高值)的时间,临床中亦应对广义的TIR进行定量分析。

2019年 TIR 国际共识针对不同的糖尿病人群设定相应的基于CGM数据的血糖控制目标。


完善了胰岛素泵治疗期间的血糖监测
补充内容:胰岛素泵师(简称泵师)及胰岛素泵的护理
中国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进入以泵师为中心的管理新模式。
胰岛素泵师是在经过专业培训、考核认证之后,能独立进行使用和管理胰岛素泵的专业医护人员。
胰岛素泵师是胰岛素治疗护理团队的主要组织、协调和执行者。
打造治疗专业团队,胰岛素泵治疗,力求术有专攻 。
完善胰岛素泵治疗期间的护理与管理

未来发展:实现全自动闭环系统-人工胰腺

指南其他更新要点
包括胰岛素剂量设定与调整章节中新增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高血糖等特殊人群的胰岛素泵治疗;
胰岛素泵的安装与维护章节中新增女性生理期、节假日期间、跨时区旅行等特殊情况下胰岛素泵的使用与护理等。
以上便是此次会议的重点内容,福尼亚作为中国糖尿病治疗领域创新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始终与糖尿病病友站在一起,通过科技创新为糖尿病病友们引领健康新生活。
- END -